2019-07-09 10:19:22
据新华社消息,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成为世界遗产总数最多的国家。
施昕更(1911—1939)
这条令人振奋的新闻背后,我们应该感谢良渚古城发现第一人——施昕更,正是他的勤奋和付出,才让如此珍贵的良渚古城遗址被世人看到,而且当时他年仅25岁,还是非专业考古工作者,能作出这样的学术判断,着实令人敬佩,今天笔者就回顾下施昕更先生短暂而传奇的一生。
施昕更先生原名施兴根,后改名为施昕更。他1911年出生,浙江余杭县良渚镇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施昕更从小品学兼优,192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立高级工业学校艺徒班,很难得的是施昕更兼修国画和西洋画时,得到了敦煌艺术专家常书鸿的指导。
1929年是施昕更的人生转折点,当时他担任过西湖博览会的讲解员,在这场博览会看到了诸多文物,开了眼界,因博览会工作出色,施昕更进入西湖博物馆任自然科学部地质矿产组助理干事,算是走上了考古这条专业方向。
那么施昕更是如何发现良渚遗址的呢?
施昕更(左)、董作宾(右)在良渚遗址现场
1935年5月,施昕更所在单位也就是西湖博物馆对杭州一个叫古荡的遗址进行发掘,施昕更先生也参加了这次发掘,他发现古荡遗址的一些出土的器物和他在杭县北乡良渚看见的差不多,施先生猜测古荡和良渚这两个地方存在关联性,而且他并没有只停留在猜测阶段,而是迅速地付出行动,到良渚进行了实地考察,从这也看出施昕更先生的探究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1935年的11月3日在良渚镇附近棋盘坟的干涸池底发现了黑色陶片,并带回西湖博物馆且得到了单位的支持,开始对良渚遗址进行正式的田野考古发掘。1936年至1937年间,施昕更团队对良渚进行了三次考古挖掘,获得大量的珍贵文物,从科学发掘的角度确认了良渚一带存在着远古文化遗存。1937年春,施昕更写就了5万余字的《良渚》一书。受抗日战争影响,此书出版受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施昕更先生没有放弃,经过多次努力1938年此书正式问世,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瞩目。后来因抗日战争的爆发他暂停了对古文化的发掘,加入到抗日救国中。
虽然25岁就有如此高的成就,但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这个如此优秀的年轻人,1939年5月,当时任县抗日自卫队秘书的施昕更先生感染猩红热,因无力医治,病逝于瑞安医院,年仅28岁。
施昕更的一生虽然如流星般短暂,但是他为良渚文化遗址作出的杰出贡献值得世人铭记。令人欣慰的是施昕更的后人继承了他的遗志,正在从事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工作。
这就是施昕更先生的一生的回顾,望各位读者能对良渚遗址发现第一人有一个了解。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良渚古城发现第一人——施昕更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文化栏目查看